1.BAT混战下的区块链市场

据TechWeb消息,7月29日第三方知识产权机构IPRdaily联合incoPat发布了《2020上半年全球企业区块链专利排行榜》。其中,阿里巴巴、腾讯分别以1457、872的专利数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百度紧随其后位居第七位。从区块链的专利数来看,BAT三巨头均名列前茅,居于领先地位。

而BAT能够在区块链领域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它们多年的技术积累。早在2015年,阿里就特意成立了区块链小组,自主研发蚂蚁链BaaS平台;2016年百度、腾讯也开始在区块链领域展开布局。经过四年的技术积累,BAT巨头在区块链领域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区块链技术在“不可伪造”、“公开透明”、“可以追溯”等多方面具有优势,这正是区块链技术受到了金融、物流等众多行业的青睐的原因。而BAT三巨头深入区块链领域,也正是看中了区块链技术背后巨大的市场前景。

潜力巨大的区块链市场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进步,其在行业的应用也不再局限于金融领域。

2017年8月,阿里健康在江苏常州推出“医联体+区块链”试点项目,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医疗领域,这为区块链企业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借鉴。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如今的区块链技术也已经在物流、游戏、社交、司法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为提升行业效率和安全性提供了很大助力。

随着应用行业的增加,区块链市场的潜力也在不断提升。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区块链市场规模为1亿元,2019年已经增长至12亿元,提供相关技术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1006家。

在2016年至2019年三年时间里,区块链市场规模已经增长了11倍,其增长速度由此可见一斑。BAT三巨头入局区块链行业,也正是看中了区块链技术背后巨大的市场前景。

在阿里推出蚂蚁链平台后,百度、腾讯也加紧布局,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区块链平台——腾讯TrustSQL、百度超级链,在区块链市场和阿里展开交锋。

在推出独立的BaaS平台后,腾讯、阿里、百度三家在区块链市场的竞争也在加剧。不过,在区块链领域的布局上,BAT三巨头也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难分胜负的BAT平台混战

在区块链的布局上,BAT仍是借助了电商、游戏等老业务的优势,从老业务展开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布局。

其中,阿里依旧把金融产品支付宝作为核心,推出蚂蚁链结合电商行业积累的优势,打造物流、金融的生态链;腾讯则基于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星贝云链”,并在区块链发票、区块链游戏两个领域发力;百度侧重于内容生态升级,把百度钱包、百度百科、百度金融等产品在区块链平台整合,形成百度的区块链内容生态。

从区块链领域的布局来看,BAT的打法和在物联网行业的布局也没有太大区别。对于新兴科技的应用,BAT用的仍是以成熟的业务切入,向新领域拓展的打法。而这样布局,一方面可以借助成熟的产业链迅速将新兴技术应用落地,另一方面也能为老业务赋予新的活力。

从区块链技术来看,入局较早的阿里具有明显领先优势。从2016年开始,阿里已经连续四年蝉联了全球区块链技术专利第一的宝座,腾讯则以990件专利数位居国内首位。相比之下,百度在专利技术上稍有落后。

在业务布局上,BAT的侧重也有所不同。腾讯在电子发票、城商银行汇票领域深挖;阿里则在菜鸟物流和天猫启用了物流全链信息;百度以超级链为司法、版权、政务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

整体来看,BAT在区块链领域有着各自的优势。而在未来市场,区块链技术在完成资产上链后,其应用场景将大幅扩展,甚至引起产业革命,但在巨头各自为战的区块链市场,则有可能因此形成“信息孤岛”的问题。

区块链风口下的信息孤岛隐患

作为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转变的重要通道,区块链有着引领产业革命的潜能。但在BAT巨头各自为战的市场环境下,信息孤岛问题日益突出。

腾讯、阿里、百度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区块链平台,当用户需要在不同的平台进行信息交流时,就会发现自己处在“信息孤岛”上,这极不利于用户对区块链技术的使用体验。

因此,在行业之间需要一套跨链的标准,才能打破“数据孤岛”问题,才能真正促进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在技术流动性、信任等多面优势下,跨链之后的区块链能为跨公司、跨系统、跨中心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信任保障,从而促进跨区域、跨国际的商业贸易的发展。

并且如果“数据孤岛”能够得到解决,区块链技术在行业的应用也会有更多可能性。首先对于传统企业,区块链技术能为其赋予新的活力,在信息交互、商业交易等方面提供新的渠道;而对于新企业而言,则意味着全新的机会。而凭借着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技术特点,区块链在市场中的地位也会逐步提升。

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畅想也必须建立在技术进步、商业化落地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而对于技术端的难题,BAT巨头可以依靠自身强大的实力去逐一攻破;但推进商业化的难题,却仍旧棘手。

商业化推进难题

在区块链技术平台上,商业交易的确权和转让都会非常方便。用户只需要在链上查看信息,就能了解交易物品的真实情况,安心地完成交易。但这也需要用户、企业、监管部门等多方面的合作才能实现。

目前,区块链商业化推进主要面临的是资产上链难的问题。在区块链领域,链下资产需要在链上真实映射,因此需要互联网企业、监管部门做好信息核实工作,但区块链自身又有着去中心化的属性,使信息监管核实的难度大幅提升。

在腾讯发布的《2019腾讯区块链白皮书》文件中提到,区块链技术在资产链上链下数据同步、确权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让区块跨链技术商业化的推进困难重重。

其次,区块链技术作为新型技术,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而市场又极度缺乏区块链技术人才,这必然会延迟区块链技术的商业化。

资产上链、跨链难的问题,说明推进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各个平台在平台端建立信息交互功能,拆除“数据孤岛”的围墙,才能真正使区块链技术实现自由流通,才能使区块链技术在医疗、物流、金融行业的应用得到提升。

而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区块链技术在未来的应用仍有无限的可能。但如何打破信息孤岛,解决区块链商业化推进的难题,则是所有区块链参与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2.高开低走的共享办公 左突右进的自救之路

在共享经济大火的大环境下,共享办公成为一个新的趋势,而这个领域也即将迎来其第一股,但是这个第一股的诞生却充满曲折。

近日,优客工场已经被纳斯达克上市公司Orisun Acquisition Corp旗下全资子公司Ucommune International收购,合并后的公司价值约为7.69亿美元,相比于2018年30亿美元的估值缩水约7成。

但是此举或可使优客工场实现曲线上市,成为“联合办公第一股”。而优客工场艰难上市的原因不外乎是市场对它的排斥。

背负质疑的共享办公

目前国内的共享办公大多都是租赁办公区域的重资产盈利模式,让公司的现金流压力很大。这种资本密集型行业对于资金的需求巨大,而在共享办公企业巨头WeWork上市失败后,类似项目都遇到估值大幅缩水的问题,资本市场也对整个共享办公行业产生质疑。

由于资本对共享办公行业的不信任,导致许多企业在寻求上市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碍,比如优客工场便在上市过程中历尽曲折。

优客工场自2015年4月创立,其产业模式非常容易理解,简而言之就是和物产所有者签下长约,进行装修之后再转租给个人或者中小企业,同时通过较好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行运营和维护。

这种浅显易懂的模式,本该是很容易获得市场认可的,而优客工场的上市进程却如此曲折,这自然和市场的怀疑态度脱不开关系,但更为主要的原因是优客工场自身的问题。

优客工场的融资额超过50亿元却还是处于亏损中。虽然优客工场表示亏损主要来自为发展业务而进行的投资,但是究其根本,优客工场亏损的原因是它一直在合并扩张,烧钱换规模。

截止2019年10月,优客工场已经覆盖了包括中国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以及新加坡在内的42个城市。至此,优客工场吹响了上市的号角。

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优客工场独有的,扩大到整个共享办公行业来说,这种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这种问题也让市场对共享办公领域的怀疑更进一步。

行业的不景气让外界对共享办公领域充满了怀疑,作为共享办公行业覆盖面积最高的优客工场上市如此艰难就是很好的例证。但是在共享经济大火的当下,共享办公为何在市场频频受挫呢?

行业的高开低走

当代社会,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等新兴事物,从进入视野到融入生活,所用的时间很短。人们在享受了它带来便捷普惠的同时,也意识到“共享”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模式。

一个因时代兴起的行业,它的命运自然受着时代变化的影响。2015年,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布了许多创业扶持政策。许多人看到且抓住了时代机遇,无数创业公司纷纷踏至而来。

而创业公司数量的增加,也带动了市场对共享办公的需求,因为共享办公从一开始就是为了给创业型公司提供便捷,减小创业压力。它环境良好,设施齐全,创业者可以拎包入住,在“双创时代”的红利下,共享办工迅速被大众所接受。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共享办公数量已达到2630家,增长比例达64.38%。迅猛的增长势态结合利好的大环境,让共享办公一片喧嚣,看似将会成为一个新风口。

但经过四年的发展,国内共享办公逐渐不复从前。随着租金上涨、办公场景、规模发生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共享办公不再适合中小企业,而大企业客户则成为共享办公主要服务群体。

另外,自主创业的环境相对于前几年明显减弱,共享办公室需求则出现萎缩,大量空位频频出现。不难看出,共享办公行业整体发展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

每当我们说起疫情期间大受影响的行业时,共享办公总是首当其冲。疫情时期,共享办公迎来了“最冷”的时代。裁员、撤销楼层、空座、少量续租让共享办公整个行业遭到了近乎毁灭式的打击。

而此时,许多共享办公行业为了给自己留得一线生机,急于寻求另外的运营模式。

共享办公另寻生机

作为新兴企业,亏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可靠的盈利模式,被资本吹出来的泡沫最终会破灭。

盲地烧钱扩张,往往都无法应对企业运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事实上资本是一个企业的血液,但健康的造血功能才是企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的关键,一味的依靠外部输血,或者违背企业的发展规律盲目扩张,都会导致企业陷入恶性循环,影响其健康发展。

其实市场上大部分的共享办公企业都面临着很大的亏损。这主要是因为共享办公主营的联合办公业务只占据了营收的一半,并不能支撑起共享办公企业过高的成本支出,这也让相关的企业深陷亏损的漩涡,以至于共享办公这条路走得很艰难。

而在主营行业很难支撑公司发展的情况下,企业自然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随着共享办公行业发展的必要和需求的增加,共享办公中的“共享”属性更好地体现了出来。从规模扩张、产品打造、招商引企,到增值服务开发、金融投资,再到企业合作、社群搭建,共享办公企业的服务属性不再局限于空间租赁,而更加多元化。

另外,资产模式的转换也成为了共享办公企业的新选择。比如为了拓展可盈利业务而试图改变资产模式的优客工场。

此前,优客工厂创始人毛大庆表示“优客工场2020年底,轻重资产比例达到1:1”。这说明,未来优客工场的轻资产项目将大幅度增加,直接减少优客工场重资产上的投入。

另外,拓展一些新的线上业务,来寻找新的增长点也成了众多共享办公企业的选择之一。例如优客工场就推出一系列关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公益课程,通过线上渠道调集了一批消毒液、洗手液、纸杯等生活、办公用品供会员采购。

除了优客工场,氪空间也整合旗下资源,推出了财税、管理、亲子等多种直播课程,并联合相关企业推出租房优惠、健身课堂、蔬菜配送等生活便利服务。纳什空间向企业客户提供了远程办公平台云桌面、云储存、云资源等免费资源。

回归理性,柳暗花明

疫情应该使整个行业警醒,回归理性。

因此,回归到当下的共享办公行业,虽然受多方面的影响频频出现失利的结果,但现在还不是给共享办公行业的未来盖棺定论的时候。

而共享办公行业的波云诡谲也提高了企业对经营的要求,同样在资本市场考验之下,也有助于优秀的企业走出来。对于在共享办公领域中沉淀了好几年的优秀企业而言,他们拥有潜心打磨出来的产品,以及优秀的运营能力,在面对接下来市场的考验时或许会更轻松。

而最近的数据表示,不论是业主端,还是客户端都已经被充分地教育或接受,甚至还会去主动寻求联合办公这样的解决方案和办公形式。这样的信号或于无形中宣告了,2020年将会是共享办公行业迎来井喷的时机。

而共享办公与传统办公相比有诸多优势,例如租期灵活、来去自由、有独特的社区文化、优质的服务设施。在不断优化这些优势的同时,各大企业也开始重视新产品的研发以及新模式的创新,这些突破和改变势必会让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就目前共享办公行业而言,这一市场是真实存在的,而随着未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平台效应的作用会让所衍生的各类收入快速增加。疫情当下,很多企业面临着调降办公成本,重新选择办公场所的问题,而对于共享办公空间来说,这未尝不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而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在共享生态上更进一层,在不久的将来,共享办公有望形成一种新的办公形式,更加便捷服务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3.美团不死的“滴滴”梦

7月30日,据界面等新闻媒体获悉,近期美团频繁和其出行供应商接触,计划加大对用户的补贴。

具体来看,用户通过美团打车的专享入口打车,每一单可以获取20%-30%的优惠,目标是在主流城市抢占10%以上的市场份额。据了解,美团对于用户补贴时间上没有明确上限,一直到达成份额为止。这意味着,一场出行领域的价格战将在所难免,但这并不是第一次。

上一次网约车大战,美团因为不堪“烧钱”重负,宣告提前鸣金收兵。此后,美团在网约车领域调整战术,改变方向收缩阵线。但这一次再来明显不同以往,从放出来的消息看,如今“财大气粗”的美团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

网约车领域极其烧钱,作为网约车老大的滴滴至今亏损,美团也曾受网约车业务拖累,表现不佳。因此,在上市之后,经过短期的组织结构调整,网约车为代表的共享出行领域一度被边缘化,而一直负责这一块儿业务的核心高管王慧文也面临退休。

因此,此前有媒体认为美团终将放弃这个“拖油瓶”的角色,但从当前的消息来看,美团并没有放弃出行的梦想。那么,频频布局出行领域的美团究竟看中了什么?

美团参与出行领域的理由有很多,这其中有处于自身战略考虑的因素在里面,也有其对未来出行行业必将发生变革的考量。

始于共享出行

美团对出行领域的梦想,始于共享出行。

2016年,美团参与了共享单车公司摩拜单车的C轮融资,正式开启其在共享出行领域的布局,两年后美团再度斥资27亿美元,全资收购了摩托单车,正式打入共享出行行业。

美团对这桩买卖是比较看好的。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曾表示:“共享单车是个高频刚需的业务,其应用场景非常具体,也很好的解决了用户痛点,除了商业模式不太合理之外,几乎是个完美的生意。”

不过美团在收购摩拜单车后的九个月里面,光单车业务就给美团贡献了超过45.5亿的亏损,占到美团亏损的大部分。

为了制止亏损,美团接手摩拜之后,开始从商业模式上对共享单车进行改造,制定了全新的收费模式,这次调整使得其在共享单车业务上的亏损,有所收窄。

除了继续扶持美团单车之外,美团在共享单车业务中加入了共享电单车。据了解,如今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几十万辆美团的共享电单车,分布在各大城市。

除了共享单车,美团还在网约车领域进行全面布局。

2017年,美团在南京悄然上线美团打车入口,入局网约车领域;在广泛试水一年之后,美团又进入上海,将网约车的战火直接烧到了滴滴的核心腹地。两者之间展开补贴大战,在激烈的争夺之后,美团选择了偃旗息鼓、鸣金收兵,毕竟当时的美团上市在即,并且还处在持续亏损之中,根本经不住网约车的“烧钱大战”。

此后,美团在网约车上开始转变策略,转自营为聚合模式,采用更轻的打法继续在网约车领域与滴滴等玩家周旋。但后来调整的情况让外界甚至一度认为,美团的网约车正在被边缘化,尤其是负责美团网约车业务的王慧文宣布退休之后,这种质疑声就更加明显。

但看美团如今的这番动作,大有卷土重来的架势,丝毫看不到美团放弃出行的意思。从其豪壮的宣战来看,这一次它将不会轻易退缩。实际上,美团在进军出行领域的道路上上,已经走的很远。

不止于共享出行

理想汽车上市,又一次暴露出了大金主美团在出行领域的“勃勃野心”。美团之所以看中理想汽车,固然跟理想汽车本身产品过硬不无关系。更重要的是,理想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合美团的心意。

“自动驾驶肯定是未来。”王兴曾说。这或许也是王兴多次投资理想汽车的底层逻辑之一。据了解,目前理想ONE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能达到L2级别,可以实现AEB自动紧急制动、FCW前向碰撞预警、ACC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等多种功能。

根据理想汽车关于自动驾驶的最新规划时间表来看:2021到2022年,实现相当于L3级别的导航自动驾驶——NOA;2023年,全新车型X01将标配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硬件系统;2024年左右,理想汽车计划将L4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OTA到量产车上。

而自动驾驶则是美团最为看重的领域之一。做汽车的理想参与自动驾驶,无疑更有优势,美团通过投资理想自然也更经济、划算;此外,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对美团实现其无人配送的大计也十分有利。

众所周知,美团外卖之所以不盈利,问题就出在外卖配送费上。如果实现了无人配送,美团外卖配送成本就会大为缩减,外卖则有可能摇身一变成为盈利业务,这对美团自然是有诱惑力的。

自2018年起,美团就开始广泛的布局自动驾驶行业。除了与百度Apollo达成合作之外,后加入加州大学伯克利DeepDrive深度学习自动驾驶产业联盟(BDD)达成合作。2018年7月,美团首次上线无人配送开放平台;同时,美团还进军互联网数字地图,并在2019年正式推出“美团地图”。

由此可见,美团对出行领域的参与远不只停留在网约车领域那么简单。美团对出行领域的参与,并不是一场稍纵即逝、心血来潮的随便之举,而是一次深谋远虑的长期战略筹谋。

美团的出行野望

今日资本的投资人徐新曾说:“王兴是个善于不断拓展疆域的人,任何业务一旦美团进入,必然是深度渗透,彻底重组。”事实也似乎证明了这一点。

美团进入团购、外卖、酒旅等领域,都不是最早的。但美团一旦进入,就会迅速改变行业格局。如今天的美团外卖,已经超过了曾经的行业老大饿了么,成为行业第一,在酒旅领域特别是中低端酒店领域,美团的行业渗透率已经超过了携程,现在正在高端领域频频探出头来。从美团目前频繁的进军出行来看,美团恐怕也做好了深度渗透出行领域的准备。

而当前出行领域正在加速变革,人工智能、车联网、自动驾驶等各种技术正在加速糅合,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力的变革力量。在剧烈变革之下,出行行业的市场潜力也逐渐被释放出来。

据统计,仅仅共享出行领域,就有上千亿的市场规模,而人工智能、车联网、自动驾驶等等,这其中每一个细分领域,划出来都是上千亿甚至上万亿的市场。如此之大的市场,其对美团自然十分有诱惑力。而对十分推崇亚马逊的王兴而言,借助这个赛道也或有成为中国生活服务亚马逊的机会。

不过,要想与“无所不卖”的亚马逊比肩,美团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这时候,选择一个大的赛道去布局,无疑是最明智的。而出行作为一个正在发生变革的赛道,不仅行业前景广,而且时机正好,此时入场正当其时。

对于王兴而言,凭借着之前美团在出行领域的积累,加上如今“财大气粗、兵强马壮”的实力,出手收复网约车“失地”,似乎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立即

咨询

400电话

电话咨询

400-1875-778

微信咨询

李经理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下载源码

返回顶部